(资料图片)
□谷武民 陈尊孝
俗话说:“麦熟一晌,蚕老一时。”眨眼间,碧绿的麦田变成了金黄的世界,浓郁的麦香一下子在清丰一望无际的沃野上氤氲开来。
在清丰农村,麦收是一年最重要、最繁忙的农事活动,一季小麦的收成关乎一个农家一年的温饱和幸福。在悠久的小麦种植历史过程中,小麦滋养了勤劳善良的清丰人,而智慧的清丰人将别人弃之若草的小麦茎秆,演绎成了包括日用品、草帽辫、麦秆画、麦秸龙等悠久醇香、五彩惊艳的艺术,融入了农家的生活,形成了独特的麦草世界。
曾记得儿时有一个谜语:“一个长虫七个牙,一拐一扭往上爬……”这个谜语在其他地方不好猜,但清丰人一听就知道,谜底是清丰人所共知的麦秸艺术——草辫。草辫对于清丰人来说,几乎是家喻户晓、妇孺皆会。或于劳动之余,或于闲谈之间,或于书棚之内,或于观戏之中,耳聆手掐两不相误的情景到处可见。这项全县范围最广的麦秸手工业有着悠久的历史,清丰县的仙庄镇就是草辫的发源地之一,人称“草帽子仙庄”。
草辫制品历史悠久,刚开始原料是野草,后改为更加柔韧美观的麦莛。明万历年间,人们就利用麦秆柔韧皮薄、色白质嫩的优点编织叫做“草龙”的草辫。据记载,仙庄草辫生产始于清康熙十九年(1680),嘉庆十一年(1806)开始细辫生产,经过长期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制作、加工、包装工艺,有三根莛、五根莛、七根莛、九根莛等型号,分上四户细辫、中四户匀辫、下四 户粗辫十二个档次,通过挑辫、拐辫、熏辫、打包等工序销售。用草辫制成的草帽,经济实惠,轻便耐用,深受广大农民的喜爱。久而久之,清丰手工草帽远销全国各地,以至于“戴草帽的”成了全国农民的代名词。清丰草辫质地柔韧、色泽光洁、花纹精美、薄如缎带,素有“神织仙编,巧夺天工”之誉。嘉庆十八(1813)年,山东莱州商人来清丰组织生产,经过薰拐加工通过天津港口正式打入外国市场。通过筛选鉴定以七根柴花圆草为标准,色泽为三黄四白,花心居中,图案规整有序,远销日本、美国、荷兰等十多个国家,数百年来在国际市场上享有盛名,这就是享誉海内外的“莱州花圆草”,清丰县也赢得了“草辫之乡”的美称。道光二十六年(1846),清丰创造了坐式木拐,工效提高三倍,年销量两千包。清光绪《清丰乡土志》记载:“辫行在仙庄集开设,每年销行在十万斤上下。光绪三十年前价值昂贵,每年销行所得之银,约得七八万两,近年价值大减,每年销行所得之银约不过五千余两。其运行之路,陆路行六十里至大名县之龙王庙,装船由卫河达天津以及辽州、烟台等处。”民国时期,国际草辫市场供不应求,上四户细辫每盘售铜钱两吊,日掐五盘,可换小麦30市斤,这一变化强烈刺激了草辫发展,仅仙庄辫庄发展到33家,户创白银七百两。
新中国成立后,清丰草辫发展迅猛,加工出口步入快车道,种类有方草、圆草、扁草、沙草等。每挂十圈,每圈近米长,成品经漂染加工制成各样草帽、提篮、壶垫、杯垫等日用品及装饰品,远销亚、欧、美三大洲八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在,我们到清丰农村去,还可以看到街头巷尾、树荫村头,上自白发老人,下至妙龄少女,无论盛夏严冬,得空就腋夹莛包,臂挂辫盘,双手捏辫,龙飞凤舞。其编织技艺之娴熟,动作之迅速,令人叹为观止。古人有诗云“不织丝棉不绣花,草莛包里有生涯,金绦万挂龙麟细,都出寻常百姓家。”就是这种清丰乡野风情的真实写照。
清丰还有一种古老的舞蹈叫“麦秆龙”,来源于古代求神祈雨的民俗仪式。人们用麦秆、杂草、树皮等材料扎成龙的模样,舞龙人穿上用麻布、树皮等原始材料做成的衣服遮体,伴以牛皮椿鼓、火把鞭炮、高亢啸歌,在竹筒木鱼、枣梆铎铃的节拍中,光脚赤膊,手舞足蹈,激情而舞,以这种最原始、最赤诚的形式去感动上苍。今天的清丰“舞草龙”已经褪去了神话的色彩,却保留了中原平畴粗犷豪放、古老苍茫的遗韵,“出棚”“祈天”“仰天啸雨”“龙滚翻香”“金鼎寻雨”“丰收盘垛”等一个个激情奔放、原始恢宏的古老舞蹈,把人带入了神秘的亘古洪荒的人类童年。
“清丰麦秆龙”因为保留了独特的原始风格,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而被列入河南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如果说“清丰麦秆龙”展现了清丰麦草艺术的粗犷豪放,那么,“清丰麦秆画”则用独特的技艺展示了清丰麦草艺术的细腻、缜密和雅致。
“清丰麦秆画”源于隋唐兴盛于宋,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麦秆画利用清丰优质丰富的麦秆为主要原料,采取蒸、劈、缠、刮、粘、剪、刻、编等多种工序,运用”平贴拼绘”“多层叠粘”“立体粘雕”等独特技艺,描绘出栩栩如生的人物、动物、山水、花鸟图案。“清丰麦秆画”工艺考究、制作精细、形神并茂,浓郁的麦香中保留了古老农耕文化的丰韵,凝聚了历代清丰人的聪明智慧,成为清丰麦草艺术的结晶,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曾获得中国民间文艺最高奖——“山花奖”,享誉海内外。
清丰麦草艺术不仅是一种工艺,是一种艺术,而且是一种生活,勤劳智慧的清丰人把麦秸文化发挥到了极致。麦收后,十分劳累的清丰人虽然放慢了麦收紧张的劳动节奏,但是并没有放下手中的麦秸。她们把自己精心种植收割的莛子麦一把一把收割下来,捆绑起来,在麦场或院中、胡同晾晒,爽去麦叶,剪去麦穗,只留茎秆,这叫“爽莛子”。然后,把麦秆的第一节或第二节(叫“二疙节”)掐下来,这叫“投莛子”,再把莛子按照粗细黑白挑选一遍,叫“挱莛子”。这些挑选好的莛子大多是自己在秋冬农闲季节掐辫子用,或做成扇子等物品;也有到集市上去买卖的。在清丰县城西北角的张拐村就有一处专门买莛子的市场,叫“莛子市”。把莛子挑选出来之后,剩余的麦秸叫“莛子裤子”,人们利用这些看似无用的麦秸编制成“草墩子”(圆柱形坐具)“草撇子”(蒲团式的圆形草垫)“草苫子”(铺在地上和床上的长方形草毡垫)“草帘子”(冬天御寒用的帘子)等。收麦前,家家户户都会把“莛子裤子”用水泡湿,一根一根拧“草靿子”(就是捆麦子的草绳),为收麦做好准备。
麦糠过去不仅是牛马牲畜的主要饲料,还是盖房泥墙主要原料,用掺入麦糠的泥泥墙,坚固不易开裂。过去为了防止雨水对屋墙的冲刷,往往会在墙面上粘上一层层整齐的麦秸,这样雨水就不会冲坏墙面了。
过去冬天来临之前,家家户户都会把事先碾好的麦秸摊出来晾晒,然后用粗布缝制一个长方形的袋子,装上晒干挑净的麦秸,缝住口,就形成了过去清丰家家户户离不开的过冬用品——“草包”。厚厚的草包铺在床上,抻上“铺底”“卧单”,钻进暖和的被窝,相信是今天许多清丰人对那个时代隆冬季节温暖的回忆。
更多的是剩余的麦秸,被精心垛在麦场里,形成上大下小的圆形麦秸垛,上面用泥泥好以防漏雨,因为以后家家户户的生活中都离不开麦秸。比如垫小鸡的嬎蛋窝时、猪羊降猪娃羊羔时垫猪圈羊圈都离不了麦秸,当然更多的是垫猪圈积肥,最后变作肥料耕进了麦田。麦秸还是农家生火做饭重要的燃料,袅袅炊烟中、欢声笑语里尽是麦香的味道。
蘑菇形状麦秸垛是那个时代的象征,麦秸垛里有许多故事。麦收看场时,麦秸窝里满天星斗下听老人拉呱的专注;预防地震时,在麦秸垛上插两根木叉、搭上一块油布形成的“房子”内既害怕又新奇的心情;童年时,在一个个麦垛中间“藏老没(mu)”(捉迷藏)的趣事;情窦初开时,青年男女在麦秸垛间初次拉手的激动,有的被文学家们写进小说,成了那个时代经典的记忆。
赏不完的清丰麦草艺术,说不尽的清丰麦草生活,品不完的麦香味道,这些已经成为平畴沃野中一道寻味不尽的独特人文风景和温暖乡愁记忆。
关键词:
上市不足五个月,新巨丰(301296 SZ)抛出首单资产重组。日前,新巨丰披露重组预案,公司拟以现金9 99亿港元(折合人民币8 64亿元)收购纷美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