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片)
青藏高原(TP)的降水格局及其变化主要受亚洲夏季风(ASM)、西风及其相互作用的影响。然而,ASM 影响的确切程度仍未确定。ASM的北界为最北端,爆发后前沿由南向北推进。此外,青藏高原 (TP) 独特的地形和位置使 ASM 能够深入到中纬度地区。因此,ASM 的北部边界可以被认为是季风和西风带之间的边界。虽然一些关于东亚夏季风北界的研究提到了高原地区北部季风界线,但这些研究并没有充分说明界线位置在高原的合理性。此外,不同时期ASM的强度和范围也会在外部强迫和内部变率的作用下发生变化。因此,迫切需要一个精确可靠的北界指数来考察高原不同时期ASM位置的相对变化以及环流系统的范围和变化。
为了克服这些问题,本文定义了 ASM 在 TP 上的北部边界,以精确识别其位置和可变性。ASM 向 TP 输送大量水分。ASM的子系统SASM和EASM分别主要影响青藏高原南部和东部地区,在雨季形成由东南向西北递减的降雨格局。本研究参考东亚夏季风气候学北部边界指数,结合气候、生态等自然地理特征以及ASM在高原上空的运动,评估其反映边界位置的准确性。最后,
结果表明,CNBI可以合理地说明高原上ASM的北边界。从地理上看,ASM北界气候沿祁连山东段-唐古拉山脉-羌塘高原-冈底斯山脉-西喜马拉雅山脉分布(图1a)。该边界与青藏高原内、外流盆地边界大致重合。在气候上,ASM 的气候北部边界的特点是对流层低层西风和南风的汇聚以及净纬向和经向(西风和季风)水汽收支变化与降水变化之间的明显边界,反映了青藏高原雨季干湿分界线(图2)。生态上,
根据ASM北部边界的年际变化范围,我们将ASM北部边界年际变化最南边界以北的区域定义为西风带域,将ASM北部边界年际变化最北边界以南的区域定义为西风带。 ASM 北部边界的区域作为季风域,最南端和最北边界之间的区域作为 TP 上的西风 - 季风过渡域(图 1b)。这项研究可以作为进一步研究西风与季风之间的相互作用、降水模式的变化以及青藏高原上的水文生态系统的基础。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