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首页 > 生活 >

研究敦煌的学者,为何不在西部在北京? 全球热资讯

2023-06-21 13:56:29 来源:凤凰网

文 | 《中国科学报》 记者 温才妃

“研究敦煌、青藏高原、祁连山的学者,主要不是在西部,而是在北京。”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为什么会出现这一现象?杭州师范大学经亨颐教育学院教授王鉴指出,我国西部高等教育发展取得了很大进步,然而在这一过程中,也出现一些西部高校忽略了体现自身特色的学科建设,转而追逐那些东部一流大学的优势学科的现象。

“可曾想过,如果采用‘追赶战略’,西部高等教育是永远追不上东部的;反之,办好一个人无我有、你不擅长但我擅长的学科,这才是西部高教真正的出路。”王鉴说。

日前,在由200余位专家学者和师生代表参加的第六届“西部高教论坛”上,围绕“西部高等教育与区域协调发展”这一主题,专家们纷纷建言。

“争门票”,然后呢

“国内高校迷恋‘高峰’,动辄建设高原学科、攀登高峰学科,这一表达几乎成为‘双一流’建设高校共通的语言特点。然而,我们却忘了在憧憬高峰的同时,首先要迈过一个台阶。”在论坛发言时,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教授洪成文说。

冲击诺贝尔奖不是一蹴而就的,在此之前,获奖者往往已经成为拉斯克奖、克拉克奖或普利兹克奖的获得者,这些奖项因而也被坊间称作“小诺贝尔奖”。

同理,高校要憧憬科学高峰,首先要看它的科学贡献度,否则很容易陷入到“争门票”“拿身份”的漩涡当中。

对此,洪成文举例说,每年全国两会期间,很多东部地区和中部地区的代表委员都会大声疾呼,希望继续增加对相应地区的资源投入,但等资源到位后,所在地高校的发展却似乎没有如人们预期的那样。

“如同参加一场艺术展览一样,不少高校都在‘争门票’,然而真的拿到了‘门票’,高校是否做好了‘欣赏艺术’的准备呢?”洪成文反问道。

“一些西部高校也在努力争取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文科实验室、国家工程研究中心等,然而一旦成功争取到了,相关的建设却往往不能跟上,这就导致这些高校时常会出现一种局面——学科入围了,却不知道下一步该做什么。”王鉴指出,如果不注重建设,其结果就像引进人才一样,不但没有引进成功,反而流失了不少人才。

“追赶战略”行不通

兰州大学的草学,云南大学的民族学、生态学……西部高校并不缺乏有特色的一流学科,这些学科的发展很值得人们期待。然而王鉴指出,西部高校的“双一流”建设普遍存在“做大”的思想。它们认为这些小众学科并不足以证明自身的整体实力,更希望在数学、物理、计算机等“大众”学科上追赶东部地区高校。

“殊不知,要重新建设一个学科评估中的A类学科太难了,这种尝试很容易导致西部高校在与东部高校的比拼和追赶中,形成一种自卑心理。”王鉴说。

如何破局?

王鉴告诉《中国科学报》,要想实现西部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需要一个有梯度、有层次的目标。“衡量西部高校是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在于底线,即‘木桶中的最短板’,要以底线思维破解制约其发展的内生困境。”

他进一步指出,西部高校必须要不断突破和克服原有的“追赶战略”思维,并提倡“不可替代”的思维。“人无我有”则须注重特色化发展,“人强我弱”则须采取集团化发展,从而满足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

对此,王鉴打了一个比方——兰州大学的草学学科是一流学科,但放之全国,在师资队伍、学科平台等方面与东部高校依然存在一定差距,只有补齐这方面的短板,才能达到“强特色”的目的。而在青海、甘肃、陕西、内蒙古等省区,当地高校要想发展草学学科,更适合的方式是联合发展,如此才能在高校中打造较高的平台,进而形成高校都在追逐的“高峰”。

对此,宁波大学教师教育学院教授伍宸表示赞同。在他看来,西部高等教育要积极转变自身的发展范式,在全国高等教育发展格局中发挥出西部高等教育的独特优势,才能实现与东部高等教育的同频共振。

更要注重与地区相结合

如今,我国高校教育正在走一条内涵式高质量发展的道路。这对于西部高校而言同样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对此,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院教授李立国提醒说,高校发展需要改变“存量决定增量”的传统增长模式,根据经济社会发展的要求,重塑高等教育体系,尤其需要优化人才培养结构。

“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表明,高等教育的精英性会不断增强。这不但体现为研究生教育规模的扩大和专科教育占比的下降,更体现为研究型大学的快速发展,以及其在人才培养中的规模扩大和占比提高。为此,区域高等教育应更加重视质量提升,而不是数量增加。”李立国说。

伍宸指出,高等教育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之间,如果只是一种单方面的覆盖,将无法形成彼此间的良性互动。西部地区缺少相关产业,这就导致西部高校培养的研究生很自然地流入产业密集的东部地区。因此,西部高等教育要与区域经济社会形成良性的双向互动关系,以自身进步促进西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也只有区域发展了,才更有能力反哺高等教育的发展。

“为此更要重视人才培养与产业结构相匹配,形成健康的生态系统。”伍宸说。

李立国曾做过一项关于高校毕业生流向的统计。他们发现,广东省有8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江浙地区有60%的毕业生留在本地,北京的这一比例不到40%,而人才密集度最低的东北地区仅有百分之十几。

“对于高校而言,要与区域经济产生良性互动,势必要做好自身的学科结构设计。对于西部高校而言,要结合当地的产业需求,比如新疆、西藏、宁夏等地的中药业、油气产业发达,那么当地就要更多考虑培养中医药、矿业方面的硕士、博士。”李立国说。

编辑 | 赵路

排版 | 郭刚

关键词: